王刚骂后跳楼致残网瘾依旧王者荣耀舆论压力仍在

文|热微评论王欣喜

近日,“绍兴初中生被父亲王刚骂,跳楼致残仍沉迷网络”的消息再次推高王者荣耀走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让业界再次看到“防沉迷系统”的软肋,从近几年王者荣耀引发的种种争议来看,加大监管力度或迫在眉睫。手机游戏。

从被中央媒体点名到屡遭起诉,王者荣耀舆论压力依然存在

据潇湘晨报报道,2020年初,上初一的肖军在家里疫情期间沉迷于《王者荣耀》,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他的手机。

当年10月,王刚听说小君考试成绩被倒数后,见他还在玩游戏,说了几句“丑”字,小君从11楼的家中跳下,期间在医院治疗的时候,他还在病床上玩着王者荣耀。 2022年4月,小军出院并成为残疾人,但网瘾依旧。

《王者荣耀》游戏对快节奏和碎片化场景的适应能力很强,与好友“玩黑”的机制赋予了游戏高覆盖率和粘性。今年6月,其日活跃用户达到1.6亿,但该游戏一直存在争议。

2020年疫情后到今年,“宅经济”盛行,王者荣耀屡创新高。根据光大证券不久前发布的预测,仅1月份,《王者荣耀》手游的占比就达到了92%。十亿。去年10月,王者荣耀总收入突破100亿美元,登上微博热搜,成为人类历史上票房最高的游戏。

今年年初,王者荣耀被大量玩家举报,理由是皮肤卖得不好。据315消保2月18日发布的《1月红黑名单》显示,1月份,腾讯王者荣耀手游迎来一波投诉,超过千人举报。

中国消费者协会当时也发表声明,批评国内游戏企业存在销售虚拟游戏道具和商品不正确的问题,并为所有国内游戏企业制定了四项新规定——包括游戏开发商必须诚信经营不得虚假宣传不得以某种手段或规定限制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王者荣耀负面舆论不断扩大,网上因玩这款游戏而引起的各种争议新闻几乎都与未成年人有关。

在上一篇中央媒体《“精神鸦片”已成长为千亿产业》中,将《王者荣耀》命名为针对人性弱点的专业设计,类似于“精神鸦片” ”。文章指出,《王者荣耀》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网络游戏,47.59%的参与调查的学生经常玩《王者荣耀》。另一方面,13.2% 的未成年手游用户在工作日每天玩手机游戏的时间超过 2 小时。因为手机游戏等数码产品直接或间接导致中国半数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

此外,昔日某直播平台游戏主播“孤王”不幸猝死,也引起了业界广泛热议。

除了对身体造成伤害外,大量学生沉迷于王吃鸡等游戏,影响学习,造成人格疏离的现象近年来呈增加趋势。

绍兴青少年沉迷网络,跳楼致终生残疾,是人格异化的表现。这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 2017年,杭州一名13岁的初中生因玩《王者荣耀》被父亲教从4楼跳下的消息也在当时引起热议。

而关于未成年人偷父母钱充值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例如,据中国江苏网早前报道,李先生在阳山的儿子沉迷于《王者荣耀》游戏,并从家里偷钱充值,每月消费超过10000元。

东方金宝在《网瘾少年从11楼跳楼被骂,出院后充值一万多》的新闻中报道了类似案例:14岁的木木(化名)被控王者荣耀60000元,家长申请退款,平台回复自己账号是成人账号成年游戏大全人成年,只能退2000元。

2019央视新闻,“12岁小学生沉迷于手机看视频、玩《王者荣耀》,9天花了2.3万元在父母身上”等。

p>

全国人大代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疫情期间,儿童沉迷游戏、盗窃父母银行卡或信用卡的现象层出不穷。孩子沉迷游戏这个社会问题,就像一座即将喷发的火山。

从百度指数近期走势来看,王者荣耀暑假活动和周末活动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移动应用数据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公布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7月份在全球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收入超过2.25亿美元,折合超过15亿美元元,位居全球手游畅销榜第一。 .

七脉数据还显示,《王者荣耀》夏季下载量飙升,继续霸榜畅销榜。暑期活动和周末活动的增加,显然与很多学生团体因为放假加入游戏不无关系。

游戏带来多重违规,责任不能推到家长身上

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4月发布的《2021年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未成年人游戏用户规模约为1亿。

在社会各界和监管部门的推动下,新的防沉迷法规出台。 2021年6月,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增加“网络保护专章”:限制玩耍、限制充电、宵禁。

近日,Niko Partners 的一份新调查报告显示,2020 年,中国将有 1.22 亿未成年人游戏玩家,占未成年人总人数的 60%。新的防沉迷条例出台后,目前这一比例已降至40%,但估计人数仍高达8300万。

根据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去年8月发布的《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现象调查报告》,该调查采访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儿童。全国各地举报儿童沉迷手机上网的103位家长还详细整理了来自世界各地家长给中心的49封信,汇总分析了共152份材料。其中,83%的家长明确表示自己的孩子沉迷于《王者荣耀》;这些未成年人中最小的11岁,最大的即将满18岁,最大的是14-17岁。

在去年新无保护法生效当天,研究中心以腾讯侵犯未成年人权益为由起诉游戏,并列举了五项侵权诉讼——腾讯降低了适当年龄标准,存在色情低俗内容,篡改历史人物形象,商城充值和抽奖不合规,有诱导成瘾设置。

研究中心指出,腾讯一直在不断降低合适的年龄标准。 2016年,腾讯对《王者荣耀》游戏的适龄提醒是针对成年人的。 2017年,适龄提醒从“18+”降为“16+”。 2021年将再次降至“12+”。

中心指出,游戏的人物形象、抽奖规则、语音交流、聊天频道等存在大量不符合“12+”年龄段的内容和设定;从游戏人物形象设计到网站和社区中存在低俗、性暗示等不适合未成年人阅读的内容,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条例》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从本作的女性游戏角色来看,从钟无艳、妲己到芈月,很多都是低胸、超短裤/短裙等,过分暴露大腿、胸部、臀部。

比如钟无艳穿着超短裤,火辣辣的;初代女主木兰本该是英姿飒爽的,但在游戏中却是穿着丝袜露大腿。

包括一些对娱乐有误导性和庸俗的英雄台词,比如妲己的《玩坏了》,孙尚祥的《来吧,我满足你》,大乔的《你开车好帅》适合尚未形成正确价值取向、没有辨识力的未成年人。

李白是刺客吗?何时停止践踏历史文化

在研究中心看来,篡改历史人物形象的王者游戏主人公也有践踏历史文化的倾向。比如战国时期的军事家孙膑变成了小男孩,蜀汉的刘备变成了纽约黑帮教父,伴随着色情女孩,游戏中的妲己是形象中的狐狸,而江子牙的傀儡与历史严重不符。 ,本质上是向未成年人传达了错误历史观的内容。

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的话题也是最近的热门话题。前不久,新东方主播董玉辉在直播中谈及李白的生平和对李白诗词的看法,但不少网友在评论区刷“李白”。一个刺客。”

董雨辉询问工作人员后才知道,网友说的是王者荣耀里的李白。他无奈道:“我说起李白很久了,你告诉我李白是刺客,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长大了,告诉我李白是刺客,我应该很难过。”丢了很多。事实上,四川的一位小学老师也在课堂上问学生:“李白是谁?”结果,半数以上的学生回答:刺客。有专家称之为“历史认知的冲突”。

正如一些观点所指出的,一切都可以娱乐的态度逐渐清空了未成年人的认知不足。过于离谱的游戏改编,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历史认知,带来历史传承。问题,在破坏历史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如何恢复它?

另外,研究中心认为,王者荣耀游戏商城的充值限额和抽奖方式违反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的相关规定”——要求网络游戏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有偿服务。

而《王者荣耀》有诱导未成年人沉迷于广告推送、登录设置等的意图。比如通过一些诱导性的广告和设置,将用户等级与日常签到、访问QQ默认开启。或者微信好友选项的设置,基于社会压力弱化未成年人的自控力。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成瘾的产品或服务。

在研究中心看来,王者荣耀导致大量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沉迷于游戏,放弃学业,盯着手机屏幕看手机屏幕。长时间近距离,颈部肌肉长期高度紧张,颈椎弯曲,也会损害身体健康;而未成年人长期充值购买道具、皮肤等虚拟商品,也损害了父母、监护人的财产权,导致亲子关系恶化。

目前绍兴网瘾少年跳楼致残的案例也显示出研究中心总结的特点——玩王者导致功课浪费,游戏中大量充值导致父子关系恶化,侵犯财产权,跳楼造成的人身伤害。损坏等。

基于未成年人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过去一直有一种强烈的观点认为未成年人游戏沉迷的责任在于父母,但正如一些网友所说:“你和那些专门沉迷游戏的人(美化名增加用户粘性怎么打),大家研究一下。”

过去曾有过“深爱儿子的父亲,与沉迷网络13年的儿子奋战”的消息。在近日绍兴网瘾跳楼的新闻描述中,他的父母王刚两三年来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自己14岁的儿子小君从王者游戏中拯救出来。他做了一个尽职尽责的父母应该做的事。各种教学后,跳楼的肖军出院并成为残疾人,但他的网瘾依然存在。对于一个父亲来说,这无疑是无望的。

为什么游戏厂商的防沉迷系统不能预防未成年人?

从两会代表提出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下发《通知》,在政策监管的压力下,腾讯、网易也推出了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防沉迷系统。

去年被点名后,腾讯迅速发布了“双减双玩”措施的公告,引入金融级人脸验证和实名验证,甚至“提出全面禁止小学生入内” 12岁进入行业。”进入游戏的可能性”。

但目前,无论是人脸识别验证还是实名制“防沉迷系统”,更多的是一种应对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冒用身份很容易突破防线,而且还有一大多个身份证信息在线共享和对账。绑体验贴,几十块钱就可以找人帮忙换脸之类的——根本挡不住小学生玩游戏。

从利益的角度来看,真正想要“防网瘾”的公司寥寥无几。毕竟,青少年健康保护之战已经成为厂商的形式主义表演。

为了让年轻人摆脱游戏成瘾,监管可能会增加或紧急

手游已经发展到技术非常成熟的阶段。以往监管部门也曾约谈要求厂商设置防沉迷措施,但整体监管相对滞后——儿童很容易绕过游戏平台的防沉迷设置。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各行各业都在强烈呼吁行业自律,但如果没有具体的法律来有效限制王者荣耀这样一款高人气、令人上瘾的游戏,游戏公司很难作为利益相关者有动力使用它。堵漏洞的手段——毕竟下一代交给竞争对手,也不愿意看到大厂。

这是造成舆论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形势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的根本原因。

当然,防止青少年沉迷游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作、联动。能否奏效,一方面取决于监督管理方式的方向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取决于执法力度是否落实到位。如果规定不严格执行,新的防沉迷规定也将成为走秀,家长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游戏厂商的良心上。

这可能需要从最有影响力的典型游戏《王者荣耀》作为突破口——基于目前的“实名制+人脸识别”,很难防止未成年人绕过防沉迷系统,以及更全面、更有效地实施监管措施。包括进一步细化各大厂商的责任落实,要拿出更加务实的措施堵住漏洞。同时,我们也可以考虑从游戏分类和游戏产业链入手,严厉打击租买账号。源头监管。

从越来越多的极端案例来看,腾讯等游戏厂商也应该正视当前潜在的诱导上瘾设定和篡改历史数据对未成年人成长造成的长期损害。据北京市少年法律援助研究中心童丽华介绍,其6起诉讼请求中的前4起,都是希望王者荣耀能够对相关内容进行整改。

王者荣耀如何破局?行业共存的开放性和长远性

即使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游戏行业要想继续发展,也必须处理好它与社会、行业和用户的关系。

从社会责任的角度来看,作为行业巨头,其所做的无疑会产生价值传递效应。如果它率先“篡改历史人物形象”,那么这种风气就会传导到整个行业。形成恶性循环。如何规范价值观的传递,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摆脱“精神鸦片”的帽子,都是王者荣耀需要反思和改进的事情。

毕竟,尊重史实是一种文化自觉,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在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形象”被人民日报和央视点名批评后,王者荣耀也开始尝试将传统文化与游戏更好地结合起来。比如为了适应历史人物的性格和背景,一些英雄台词开始进行调整;川剧、京剧、青花瓷、剪纸等更多传统文化元素。

虽然游戏中还有很多与历史人物不相符的设定,但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对待历史从篡改过去到开始尊重价值观,这是一个积极的趋势。

从行业来看,王者荣耀应该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市场竞争关系,带动行业创新生态。

随着王者荣耀体量的增大,对现有用户的吞噬,以及相关品类渠道的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制约竞争的行业环境。显然,MOBA 品类已经很久没有新游戏可以与之抗衡了。

这种独立、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不利于整个游戏行业的生态繁荣。不仅抑制了创新的活力,也损害了中小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和合法权益。游戏的创新发展需求。长此以往,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甚至不可避免地带来停产、停滞的风险。

因此,打破王者荣耀的唯一途径就是开放竞争,让更多企业加入相关品类,让行业竞争倒逼每家企业和自身的创新活力,提升运营管理,提升技术进步和产品体验创新;这也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拓宽游戏产业边界和可能性,做大蛋糕的双赢举措。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王者荣耀需要进一步优化运营思路,不能只着眼于眼前的短期利润,而应该着眼于长远。

从今天来看,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的问题已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弹。腾讯不能被动地受舆论推动成年游戏大全人成年,而应主动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务实措施和监管能力,强化用户协议。严禁未成年人使用他人游戏账号延长游戏时长,严禁“游戏出租账号”等行为。

如何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也是腾讯保护未成年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王者荣耀在游戏中的运营活动要针对未成年人精心展开,游戏人物形象设计和社区内容需要考虑未成年人的认知,摒弃低俗、性暗示的内容取向,游戏社区也要避免“装备皮肤消耗比较”等不良价值观的引导。

从未来方向来看,随着VR和AR时代的到来,“元界”虚拟游戏将更加身临其境,对青少年尤其是未成年人更具吸引力。因此,基于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从大厂商到监管者,如何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方式推动游戏产业的正常健康发展,或许是一个紧迫的时代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