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粉丝-元100个不掉粉_0元免费领取qq超级会员_qq免费赞

自助下单地址(拼多多砍价,ks/qq/dy赞等业务):点我进入

最近突然变得大方了。 不少消费者成功套现了拼多多的羊毛,至少100元现金,不少甚至300元现金。 拼多多降低游戏门槛的背后,核心目的是在用户量见顶之际盘活老用户。

作者/李丹

最高300元

一直被诟病“割刀”“拉人帮忙”的拼多多拼多多提现的钱在哪里,最近突然变得大手笔了。

11月初,一位许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找到刘猛,请求帮助“帮助他”。 虽然知道“这是拼多多的新‘鬼把戏’”,但受到同学阻挠的刘猛还是照做了。 一个小时后,对方传来“喜讯”:提现成功,100元已打入微信钱包。

这是刘萌第一次如此接近“提现成功”的案例。 在此之前,虽然她来回帮过很多人,甚至为了冒充新用户卸载下载了拼多多APP,但刘萌从来没有听到过任何人提钱成功的反馈,反而听到了很多有人吐槽拼多多“深套路”、“总让你亲近”、“会榨干你所有的人际关系”。

第二天上班,刘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请来了七八位亲近的同事帮忙扫描二维码。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找了几个同事帮忙。 拉了十几个人来回,刘猛的手机屏幕上终于出现了“具备提现资格”几个字。 几秒后,微信通知100元到账。

“我真的可以提钱。” 在刘猛的带动下,当天中午,刘猛所在公司的办公室里,全是拿着手机求救的同事。 他们让同事在拼多多上一一扫描提现二维码。 ,最终,办公室的8位同事先后取现,成功率超出了人们的预期。 最顺利的只找了7个人,不顺利的也找了20多人。 他们不停地转动表盘,收到金币,然后成功提现。

最少的取了100元,最多的取了300元。 方宇看到刘萌提现成功后,就加入了拼多多。 不到一个小时,她成功提现100元,随后拼多多让她继续拉人提现。 一个下午,她一共取了300元。 元。 “我有一周的午餐钱。”

当天下午,刘萌的同事们除了感慨拼多多变了,不禁疑惑,拼多多到底在唱什么?

的确,拼多多擅长“病毒营销式的新人”,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从“砍刀”到“转钱轮”,从“再邀请两个人砍价成功”到“幸运,100%幸运”,拼多多仿佛打开了裂变营销的潘多拉魔盒。 几乎人人参与,让消费者乐于花费时间、精力、人际关系,帮助拼多多拉新。

考虑到“0元购”、“提现”都需要真金白银,拼多多也“抠门”了。 2022年初,拼多多因“砍价永远差一刀”告上法庭。 没过多久,又有媒体爆出“拼多多6万人没能砍掉一个手机”。

刘萌表示,在她的印象中,所谓的提现一直都是噱头而非实质,没想到这次拼多多会这么大手笔。 “重点是,不要求只在拼多多消费,相当于给的现金,想花哪花哪。”

在社交媒体平台输入“拼多多提现”字样。 投诉虽多,但最近也有炫耀“提现成功”的案例。

冯夕记得,今年年初,她试过一次,招了20、30人,“总说再凑一颗钻石就够了”,但没有成功。 这一次,看到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成功了,她也随手试了一下,没想到6个人一起进了50块钱。

陈琳还说,拼多多帮了她的朋友后,还给了她一个现金红包。 随手点开屏幕后,拼多多一时间“疯狂输出”,“我送你1个提现币”,“我被选为提现王,幸运值提升100” . 云‘打人脸’。

找了11个人帮忙后,陈琳也成功提了100块钱。 至于她的同事朋友,有的找了四五个人立马取了款,有的已经快要放弃了,第二天偶然找人再试,成功了。

而拼多多还在孜孜不倦地“撒钱”。 方宇说,在她之后,身边至少有5个人在朋友圈发了“提现成功”的截图,刘萌算了一笔账。 据她所知,她身边成功取现的8人,总共有10万块钱。 很多1300元。

激活老用户

拼多多为何大亏? 刘萌估计,这可能跟双11有点关系,毕竟现在各大电商火爆,撒钱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确实,在很多提现页面上,拼多多都特地标注了“11.11福利”字样。 拼多多产品经理陈琳透露,从10月20日开始,公司确实参加了很多活动,“都是真金白银给的”。

以苹果产品为例,本次双11拼多多补贴也是最大的。 苹果今年推出的Apple 14手机最低规格为128GB。 5,999元; 这两款产品在苹果天猫官方旗舰店领取550元优惠券后售价分别为5449元和6349元。 毕竟,拼多多每部手机都补贴了几百元。

一位业内人士分析,拼多多突然大手笔背后的核心原因之一是其营销策略发生了变化。 过去,它想达到的目的是吸引新用户,但现在遇到增长瓶颈后,它更关心激活老用户。

拼多多和所有电商一样,目前面临市场进入存量市场,难以吸纳新用户的局面,这也使得老用户的激活变得更加重要。

拼多多2021年Q3财报显示,报告期内,活跃买家数为8.673亿,单季度仅增长1740万,低于市场预期的2000万,月活跃用户数为7.415亿,单季度增幅仅为300万。

数据一出,公司股价应声下跌。 毕竟,市场已经习惯了拼多多的飞轮增速。 后者一旦无法继续引领用户增长,更谈不上转化和消费。

此后,在拼多多披露的财报数据中,活跃用户数和购买者数的增长不及市场预期。 2021年Q4月均活跃用户环比减少810万,2022年Q1月均活跃用户增幅仅为4%个位数。 到了2022年Q2,拼多多直接选择不公布月度和年度用户活跃数据。

与用户增速放缓相对应的是,拼多多的获客成本越来越高。

拼多多发展初期,在以各种“割刀”、“帮个人”为主的裂变攻势下,拼多多迅速借助微信以极低的成本占领了时间相对充裕的下沉市场。 2016年,拼多多新用户的获客成本为10元/人,2017年这一数字提升至17元/人。 作为对比,同时期其他电商平台的获客成本高达数百元。

然而,“五环外”的用户数量总会有枯竭的一天。 随着用户数量见顶,拼多多的获客成本也越来越高。 最新报告显示,拼多多电商的获客成本已从2018年的77元/人增长至2020年的203元/人。在多项统计数据中,其最新的获客成本已达到432元/人。

为了应对,拼多多想出的办法是激活8亿多老用户,而发放真金白银是最有效的激活方式。 因此,近期包括刘萌在内的不少用户在拼多多喜上提到“第一笔提现成功”。

在互联网企业产品经理冯硕看来,拼多多此举符合其平台基因。 不同于京东专注于“提供更好的服务”,淘宝的万能淘宝已经深入人心。 拼多多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链接更多的用户,用流量倒逼商家降价,保持平台的竞争力。

从这一点来看,用现金红包这种高效的方式来唤醒用户,也算是拼多多一贯的打法,而且“实施起来并不难”。

冯硕表示,要改变提现难度,可以控制提现系数,或者改变提现系数,比如“之前可以提现的用户数是10000,现在改了到 50,000。” 门槛降低后,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将大幅提升。

对于拼多多来说,现金红包确实是一笔不错的经济账。 刘萌说,在她的倡议下,一个没用过拼多多的朋友下载了这款APP。 方宇还表示,她“逼”身边的三个朋友成为了拼多多的新用户,很多很久没用的老用户也开始重新打开拼多多。

疯狂撒钱,可持续吗?

事实上,拼多多已经享受到了真金白银的红利。

2015年,践行消费升级战略的阿里和京东相继加码一二线城市,试图切入对方的核心区域。 就在双方打得如火如荼之际,一匹名为“拼多多”的黑马突围而出,凭借着被阿里消费升级淘汰的24万中下游商户,背靠微信,拥有超过1亿用户,并迅速增长。

除了“割刀”、“协助提现”等常规手段外,拼多多还不惜重金赞助综艺节目。 整个2018年,拼多多票选了当时所有的热门综艺节目。 后来,“一起买更便宜”的拼多多火爆了朋友圈。 当年二季度,拼多多月均活跃用户达到1.95亿,较去年同期的3280万增长495%。

随后,2018年7月,拼多多成功赴美上市。 从立项到资本市场,小米用了8年,阿里用了15年,京东用了16年,拼多多用了不到三年。 截至2020年9月,其GMV达到1.46万亿美元,相当于乌克兰当时GDP的13倍。

在公司发展初期,拼多多擅长“以小打大”,用“一刀切”、“协助提现”把人性揣摩到极致。 2020年初,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按照现在的增速拼多多提现的钱在哪里,我们很快就会超越竞争对手。”

现实的趋势确实如此。 2020年底,由于股价接连上涨,拼多多市值一举超越,成为仅次于阿里巴巴和阿里巴巴的第三大互联网公司。 同年年底,其平台年度活跃买家数达到7.884亿,同期超过阿里的7.79亿和京东的4.72亿。

但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拼多多增长放缓的问题才暴露出来,只是包裹着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业内普遍认为,当互联网龙头企业的用户规模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速放缓将不可避免。 相反,营销的重点应该从用户增长转向留存价值和年均客单价增长。

拼多多确实在这么做。 提高客单价的方法是引入品牌和“逐步天猫”。 2021年底,中国某国际一线化妆品品牌高管透露,拼多多正积极寻求与国际大牌旗下的中高端品牌合作,“试图通过产品多元化调整形象和品牌,从“下沉、低收入”的格局中实现升级”。

到2022年,拼多多将进一步加大对品牌的招募和扶持力度。 618期间,小米成为拼多多电视品类TOP1,海尔成为平台冰箱洗衣机销量第一。

拼多多要“向上”打造品牌。 这个逻辑很容易理解。 品牌化的背后是稳定的品质保障和用户体验,既能带来稳定的销量,又能降低平台风险。

但从目前来看,无论是消费者端还是品牌端似乎都不买账。 包括刘萌在内的多位消费者透露,他们在拼多多上一般只购买纸巾等消耗品,顶多加上农产品。 “就算是买质量不好的东西,考虑到价格便宜,也勉强凑合”。

至于美妆、手机等品类,拼多多虽然花钱补贴,比其他电商平台便宜,但很多人不会轻易购买。 道理很简单,为了省几十上百块钱,冒着买到假货的风险不值得。

就连刚从拼多多取完100块钱的刘猛也表示,除了给一个不熟悉但帮过他的同事转了10块钱,剩下的钱只用了20%在拼多多上。 在路上,我买了一些纸巾。 而取出300元现金的方宇也表示,这300元基本没花在拼多多上,一部分奖励自己“吃了好东西”,剩下的都花在了其他电商平台上。

虽然,拼多多一直在努力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不过,主流消费者对拼多多的认知还是比较“固定”:价格低是事实,但质量无法保证。

另一方面,“五环”中的品牌一直与拼多多保持着微妙的关系。 据《晚点晚报》报道,以荣耀、小米为代表的一些大品牌,虽然以官方名义进驻拼多多,但却是以经销商的名义进行宣传。 而这“是拼多多妥协的结果”。

长期以来,拼多多以“将人性的弱点发挥到极致”示人。 无论是“一刀切”,还是“当面扫码取现”,无数人因操作复杂不得不陷入“下载删除、删除下载”的死循环。 这恰逢双11“疯狂撒钱”,究竟能给拼多多带来什么,或许只有拼多多才能感知。

(本文消费者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