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2023年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 | 网络泄密事件频发-社交应用软件泄密

目前,社交应用软件种类繁多,功能强大,应用广泛。

以腾讯为例。 其社交应用软件包括微信、QQ等,集拍照、录音、语音、视频通话等功能于一体,方便建群,因此普及率较高。 此外,公众号、小程序、视频号、微信支付、企业微信组成的微信生态活跃,微信用户粘性不断增强。 如此庞大的用户量、大量的微信工作群、快捷的沟通渠道,通过社交应用软件泄密的行为屡屡被禁止。 银监会借调人员李某故意泄密案就是其中之一。

案件

李明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案

社交成功案例全集_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_社交的案例

研究生毕业后,李在当地一家银行工作。 2016年6月,借调至中国银监会法律事务部工作。 2017年2月16日下午,经申请,李某打印了部门机要办公自动化系统收到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密级)。 第二天,李在与原单位法律合规部总经理郑某聊天时,告诉郑某,央行近期可能会发布统一资管业务指导意见。 郑问有没有文件,李说有文件,而且是保密的,不能对外分享。 郑某表示想亲自学习,于是李某将文件拍照,去掉“保密”标记,通过微信点对点发送给郑某,一共30多张照片。

随后,郑某将其转发给该行分管同业业务的总监费某,费某将该文件照片发布至下属一个名为“费总工作汇报群”的工作微信群。 群里陈某将文件照片发送给研究机构员工翟某,翟将文件照片发送至“晨会小组”和“固定收益一起”两个微信群。 其中一名成员卢先生将这36张图片转换成PDF格式文档,命名为《20170221资产管理办法》并发回微信群。 微信群成员雷某将文件发送至“投资管理中心”微信群,群成员彭某军将文件发送至“投机小分队-A9俱乐部”,罗某成员后者,将文件发送到“奔跑吧兄弟”微信群。 随后,这份机密文件开始在业内各大微信群中疯传,并被相关人员在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上不断转发。 最终,机密信息在互联网上公开广泛传播,影响非常恶劣。

社交的案例_社交成功案例全集_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

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违反保密法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情节严重,已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但鉴于其自愿认罪,可酌情从轻处罚,最终判处有期徒刑一年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缓刑一年。

案例来源:《银监会员工因私拍传播秘密文件被判刑》,发表于《北京青年报》,2019年5月8日。

社交成功案例全集_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_社交的案例

警告

在上述案例中,李犯了两个严重错误:

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_社交的案例_社交成功案例全集

一是她不遵守保密纪律,私自拍摄机密文件并通过微信传播。 不管是否造成大规模泄密,她的行为实际上已构成故意泄密;

二是拍照时刻意隐藏国家机密标识,让后来传播该信息的人并不知道该信息已被定密,最终导致广泛传播。

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_社交成功案例全集_社交的案例

另外,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微信群中信息的传播效率非常高。 从李到郑再到费,还是点对点的。 然而,费某将信息发布到工作群后,通过群内不到两天的会员转发,该信息已被转发至多个微信群中的好友,随后完全失控。 上述泄密事件的第一教训就是要牢记保密纪律,绝不能通过微信传播机密敏感信息。

第二个教训是不要相信你的“朋友”会“为你”保守秘密。 在这种情况下,郑某明知李某所说的信息属于国家秘密,但他仍坚持索要,并且不负责任地向费某传播。 虽然郑告诉后者这是内部信息,但费很快就把信息发给了费。 到了工作组,我就跟大家说,这是内部信息,不应该向外流传。 可见,费和郑一样,并没有将朋友的警告放在心上有关社交软件的案例,费的下属也是如此。 没有人将内部信息等同于无法传播。

第三个教训是要牢记微信群信息传播的加速。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案件详细信息来看,从李某传播信息到费某将其发送至微信群,历时5天。 然而,群员陈某将信息转给翟某后,当天上午7点03分至9点42分,不到3小时,该信息就传播到了5个微信群,此后,事态完全失控,信息在微信群中呈现出明显的加速传播特征。